據介紹,故宮博物院與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文物局有著長期密切的合作關系,先后參與并資助了布達拉宮的維修保護工程、夏魯寺古建保護工程等項目,為幫助西藏的文物古建保護工作盡力盡責。為貫徹文化部、國家文物局關于文化、文物援藏工作精神,故宮博物院2006年專門成立“夏魯寺項目工作組”,并籌集資金和組織敦煌研究院、河南古建所等單位,對夏魯寺建筑、壁畫進行全面勘察、設計、研究,還實施了部分搶救性的修復工作。
鑒于夏魯寺壁畫的重要價值,自2009年以來,故宮博物院與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文物局及日喀則地區文化局合作,聘請敦煌研究院數字中心逐步對夏魯寺的壁畫進行數字化記錄。目前已完成措欽大殿轉經道中的佛傳本生故事壁畫、甘珠爾殿南北壁的壁畫以及般若佛母殿轉經道壁畫3處共約770平方米壁畫的數字化攝影、后期拼接、制作虛擬漫游等工作。
夏魯寺壁畫的數字化項目是夏魯寺古建保護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這也是首次大規模對西藏單個藏傳佛教寺廟的壁畫進行完整性、綜合性、系統性的數字化記錄。這不但對壁畫本身的保護有重要意義,也將促進藏傳佛教藝術發展史等相關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隨著這個項目的不斷進展和最終完成,必將為西藏文化保護和發展提供一種全新的模式。”單霽翔表示。
夏魯寺位于后藏日喀則地區,是藏傳佛教夏魯派的發源地和根本道場。夏魯寺獨特的藏漢合一的建筑風格和創作于11世紀至14世紀的佛教壁畫,在藏傳佛教藝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夏魯寺壁畫藝術在印度、尼泊爾和我國中原地區等不同地域、多種繪畫技巧和審美風格的影響下,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元末明初西藏寺院壁畫的繪制產生了承前啟后的重大作用,在西藏藝術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并對研究整個西藏佛教藝術及其與我國中原地區和尼泊爾、印度等國家的佛教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價值。